首页 » 课程 » 年级 » 初一
高中 初中 小学 特色
Features High school Junior School
课程

字号:

初一语文同步课程

浏览次数: 日期: 2015-01-15 09:00:36

初一语文同步课程
学生群体     暑期     期中考     期末考
基础     教学重点    
预习初一课程,重点掌握字音、字形、词义、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学习课内文言文。
   
同步学习初一课程,重点学习课内文言文以及单元课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提高基础题答题正确率,正确背诵和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积累所学的文学常识。
   
同步学习初一课程,重点学习课内文言文以及单元课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提高基础题答题正确率,正确背诵和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积累所学的文学常识。
教学目标    
基本掌握新学期课程,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语言实践活动当中去;通过系统的练习,夯实基础,备战开学(分班)考试
   
掌握所学课程,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多角度的观察生活;通过习题训练,理清知识脉络,备战期中考试
   
掌握所学课程,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多角度的观察生活;通过点拨,突破学习瓶颈,冲刺期末考试
提高     教学重点    
预习初一课程,重点掌握字音、字形、词义等基础知识,学习课内文言文,初步掌握重点虚词(“而”“为”“以”等词)的用法;提高阅读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文体的能力
   
同步学习初一课程,重点学习课内文言文,提高词语含义辨析题、修改病句答题正确率,正确背诵和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基本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
   
同步学习初一课程,重点学习课内文言文,提高词语含义辨析题、修改病句答题正确率,正确背诵和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提升整个学期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掌握新学期课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语言实践活动当中去;通过针对性的练习,熟悉解题技巧,备战开学考试
   
掌握所学课程,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并能领会文言故事背后的涵义,从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通过习题训练,理清知识脉络,备战期中考试
   
掌握所学课程,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并能领会文言故事背后的涵义,从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通过点拨,突破学习瓶颈,冲刺期末考试
尖子     教学重点    
预习初一课程,重点学习课内文言文,初步掌握重点虚词(“而”“为”“以”等词)的用法;提高阅读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文体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渗透新闻概写、语义连贯等语言文字运用类的题型,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与概括能力
   
同步学习初一课程,重点学习课内文言文,熟练掌握重点虚词(“而”“为”“以”等词)的用法;提高阅读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题的正确率,正确背诵和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
   
同步学习初一课程,重点学习课内文言文,熟练掌握重点虚词(“而”“为”“以”等词)的用法;提高阅读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题的正确率,正确背诵和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提升整个学期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新学期课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能进行知识迁移;通过拔高练习,提升解题技巧,备战开学考试
   
掌握所学课程,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多角度的观察生活;通过习题训练,理清知识脉络,备战期中考试
   
掌握所学课程,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多角度的观察生活;通过点拨,突破学习瓶颈,冲刺期末考试

 
新初一语文教学大纲
课次     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第1讲    
学习《童趣》
   
1.掌握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掌握“以”“为”“而”等虚词的用法
3.体味作者的童年乐趣,感受文章主旨。
第2讲    
学习《论语十则》
   
1.掌握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了解孔子思想,体会儒家思想在个人学习与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知道作用。
3.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及“而”、“为”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讲    
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理解文章的主旨、内涵。
3.引导学生体会标题的含义、作用,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在抒发感情、刻画人物、体现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第4讲    
学习《紫藤萝瀑布》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等基础知识
2.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段落、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5讲    
学习《看云识天气》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等基础知识;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学习说明文的语言特征
2.了解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的作用,辨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作用。
3.掌握信息筛选与整合、文本内容正误辨析、体会句子(词语)含义等题型。
第6讲    
学习《春》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等基础知识;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体会散文的抒情方式。
2.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赏析优美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第7讲    
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
   
1.培养学生辨析形近字字形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辨析词义,区分近义词语的使用。
3.掌握仿写的相关技巧。
4.培养学生解读消息,概括压缩新闻的能力。
第8讲    
记叙文、散文等文体的阅读
   
1.掌握信息筛选与整合(段意和层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及写作顺序)题型。
2.掌握句子赏析题型(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
3.了解句子或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4.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5.培养学生对主旨概括或理解的能力。
6.人物评价(人物描写方法、事件概括法、写作人称及作用)
第9讲    
说明文的阅读
   
1.信息筛选与整合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周密性)
4.文章主旨的概括,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10讲    
文言阅读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3.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

 
初一语文期中教学大纲
课次     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第1讲    
复习《童趣》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等基础知识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
3.复习文学常识和要求背诵的段落
第2讲    
复习《论语十则》、《诗五首》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等基础知识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
3.复习文学常识和要求背诵的段落
第3讲    
复习单元重点篇目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理解文章内涵,掌握文章主旨。
第4讲    
病句的辨析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第5讲    
新闻概写
   
正确的概括、提炼、压缩语段
第6讲    
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
   
语意的连贯,句子的仿写,语言的得体、简明、生动。
第7讲    
记叙文、散文等文体的阅读
   
1.掌握信息筛选与整合(段意和层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及写作顺序)题型。
2.掌握句子赏析题型(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
3.了解句子或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4.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5.培养学生对主旨概括或理解的能力。
6.人物评价(人物描写方法、事件概括法、写作人称及作用)
第8讲    
说明文的阅读
   
1.信息筛选与整合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周密性)
第9讲    
古文阅读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3、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初一语文期末教学大纲
课次     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第1讲    
复习《童趣》、《论语十则》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等基础知识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
3、复习文学常识和要求背诵的段落
第2讲    
复习《山市》、《寓言四则》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等基础知识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
3、复习文学常识和要求背诵的段落
第3讲    
复习《诗五首》、《<世说新语>两则》
   
1、掌握字音、字形、词义等基础知识;复习要求背诵的篇章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
第4讲    
病句的辨析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第5讲    
新闻概写
   
正确的概括、提炼、压缩语段
第6讲    
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第7讲    
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
   
语意的连贯,句子的仿写,语言的得体、简明、生动。
第8讲    
记叙文、散文等文体的阅读
   
1.掌握信息筛选与整合(段意和层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及写作顺序)题型。
2.掌握句子赏析题型(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
3.了解句子或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4.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5.培养学生对主旨概括或理解的能力。
6.人物评价(人物描写方法、事件概括法、写作人称及作用)
第9讲    
说明文的阅读
   
1.信息筛选与整合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周密性)
第10讲    
古文阅读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3、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4.古诗词的鉴赏

教育部考试中心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 中国教育部 教育部考试中心 沈阳市政府 沈阳市教育局 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
X